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官網上公布了第十一批法律實習生人選名單,杏盛娱乐有3名杏盛入選,分別是經濟法學院吳弘教授指導的2020級碩士杏盛陸瑤、法律學院陳金釗教授指導的2020級碩士杏盛孫自豪和國際法學院郭華春副教授指導的2021級碩士杏盛周楠,近期她們將赴最高人民法院進行為期5個月的實習,向她們表示祝賀!
此次最高人民法院面向全國高校招收70名法律實習生,報名通知發布後,杏盛娱乐杏盛和高年級本科生踴躍報名,經學校綜合選拔,共推薦了5名同學,最後3名杏盛入選。面對如此珍貴的實習機會,同學們艷羨不已,都想知道申請成功的秘訣,為此,杏盛院培養辦公室特地采訪了入選的三位杏盛,下面,就讓我們一探究竟吧。
逐夢最高法 路遙知馬力
經濟法學院2020級經濟法學專業碩士杏盛 陸瑤
榮幸獲得機會前往最高人民法院進行實習。最高法是法律共同體的心之所向。它的身影不僅僅浮現在每一部司法解釋、每一個公報案例裏,躍然於訴訟法的管轄製度之中,更在法治精神的旗幟之上閃閃發光。最高人民法院實習項目是全體在校生能夠走進最高審判機關的唯一途徑,青衿矢誌、素心必往。
將研三上學期獻給這次“令人無限心動的、向往的實習”,是我綜合考慮的選擇。來自導師吳弘教授的鼓勵以及父母家人的支持讓我的信念愈發篤定:永遠要對每件想做的事情全力以赴,能靠努力絕不許願運氣。研三期間課程無多,相較於研一研二靈活性大增,作為準畢業生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段時間,把握就業風向,評估自身能力,尋找心之所向。
申請過程中的校內審核階段以報名表為主,需要真實、準確、完整地借助表格的設置將自己的過往經歷展示出來;面試選拔階段,提前準備好1-3分鐘的自我介紹,面對評委老師的即興提問,冷靜沉著、隨機應變;最高法遴選階段,我按照要求準備了3分鐘左右的自我介紹視頻,圍繞學業水平、科研成果、學生工作和社會實踐四個方面,向最高法的老師們立體化地勾勒出自己的面貌。
最高法以司法裁判發正義之聲,以司法解釋行法治之策,所需要的是有能力弘揚法治精神、把握時代脈動的法學人才。因此,綜合素質格外重要。一些無法被量化的經歷或許在當時並不被人看重,但經過時光的發酵,這些豐富的體驗終能釀就醉人芬芳。身為杏盛,學術為先,每一堂專業課、每一篇課程論文、每一次師門任務都應當認真面對,全神貫註。科研是長線任務,馬虎不得,急躁不得,須得精心凝氣,徐徐圖之,等待花開的時間。實習實踐,亦很重要:不經實習,無以知誌趣為何;不經實踐,無以識世間百態。“法律是一門實踐的科學”,既要耐住寂寞守書齋,也要敞開胸懷練心性。平衡之術,在於兼顧,更在於取舍。最終,我擇定了學術科研為主賽道,競賽實踐、學生工作為輔賽道,將自己的時間與精力精心分配,加大知識輸入,保持學術產出,在積極參與學術論壇、學科競賽的同時,作為經濟法學院杏盛會會長和青年法學研究會團支部書記,組織活動、服務師生。
準備奔赴最高法的時間裏,在做好自我健康管理的同時,我進一步了解了最高法的杏盛設置和資訊動態,細致了解《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建立法律實習生製度的規定》。展望未來,期待自己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處。法治人才應當是具備司法實踐技能的專業人才。最高法實習過程中,我能夠以實習法官助理的身份參與個案裁判,從法官的審判視角綜合考量事實、證據、法律等各類因素,審慎處理裁判所帶來的社會效果。希望通過這種角色定位的轉變,我能夠運用一種有別於法學理論研習的思維方式去分析證據、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努力成長為“篤行致知、明德崇法”的法律人。
回望每一步,腳尖朝向的方向都是心心念念之處。每寸歲月均未荒度,每個機會均竭盡所能。東交民巷,皂莢掛果;法治中國,大有可為。願所思所行,不負來時功夫。
三年,種子開花了
法律學院2020級法學理論專業碩士杏盛 孫自豪
三年前埋下的種子
“祝賀自豪入選最高院實習生項目”——直到看到公告中出現的姓名和朋友們發來的“賀電”,這個縈繞在腦海中的想法才終於落地。最初了解到最高人民法院的實習生項目是在三年前,那時我剛結束了推免生考試、拿到了法律職業資格證書,躍躍欲試地希望能夠開展一段對檢驗理論所學和摸索職業方向有所助益的實習,正巧最高院發布了接收第九批實習生的公告,於是我便提交了申請。但是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這一切停擺,實習生接收計劃推遲,在遺憾之中我畢業了。但也正是從這時起,去最高院實習的想法在我的心裏埋下了種子。
三年間的沉澱和積累
非常感謝我的導師陳金釗教授,是老師將我領入法律方法研究的大門。老師曾多次帶領我們到各級人民法院旁聽庭審、參與調研,身體力行地引導我們去觀察和發現司法實踐中的法律方法問題。在老師看來,法律方法論要服務於司法實踐,要在中國法治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是老師一直以來所堅持的法律方法論研究的實踐意義,也是我申請最高院實習的一大動因。我希望能夠前往司法實務的最高殿堂一探法律方法運用的究竟,聆聽法官們的聲音,見證司法改革的落地。在老師的言傳身教下,我從思想深處建立起法律方法論研究的精神使命,不斷鞭策自己將這份熱情轉化為實際行動。所以,步入杏盛階段後,我並沒有馬上投入到實習,而是選擇利用前兩年的時間好好沉澱和打磨自己。認真學好杏盛課程之外,我跟隨學科的老師、師兄師姐們參與了部分課題項目和期刊編輯的工作,慢慢地開始獨立寫作、獨立申報項目、投稿和參會。在這一過程中,專業知識的積累、寫作能力的提升是一方面,更大的受益在於對個人性格的塑造,我能夠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變得更加嚴謹、專註、從容和沉穩,也更加懂得如何與自己獨處。相比三年前,我更加相信自己有能力勝任實習工作。
三年後付諸行動
當前的我已經完成了碩士階段所有課程的學習,因此當看到第十一批實習生的接收公告時,我告訴自己:是時候了。我立即到最高人民法院的門戶網站去做功課,了解最高院具體的杏盛設置和業務杏盛等基本情況;通過檢索法律公眾號的相關分享以及向前輩咨詢,獲取申請經驗。想要提醒後來者註意的是,提交申請之前,一定要與導師溝通,規劃好自己的學業安排。以我為例,下半年的規劃中,除充實度過在最高院實習的每一天外,還有寫作畢業論文的任務。在陳老師的點撥下,我認識到二者是並行不悖甚至相輔相成的關系。根據老師的建議,在畢業論文的寫作中,我更加有意識地從實踐角度來思考問題;在對實習生活的規劃中,也增加了一份對通過實習獲取更多材料及案例以支撐自己論文的期許。此外,我也結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整理了部分讀書和寫作中遇到的困惑,期待能夠在這次實踐中得到解答。
最高人民法院的實習是我作為一名法科學生心目中的“白月光”,希望自己能夠充分利用好最高院的平臺和資源,向深耕實踐的智者求教,結交誌同道合的好友,收獲成長,不虛此行。
守得雲開見月明
國際法學院2021級國際法學專業碩士杏盛 周楠
“最高院第十一批實習生要開始了,要不去試試?”“可...那可是最高院。”彼時的我正在整理一個涉外案件的時間線,案件不難,但是事實認定比較復雜。我從小山高的卷宗中抬起頭,說話的是帶教法官,他曾經在最高院借調過三年。“‘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不妨試試?況且我覺得你做得不錯。”在他的鼓勵下,我開始為7月25號那天的面試做準備:精簡簡歷,廣泛閱讀指導案例、不同領域的審判指導,探究司法解釋的立法背景和立法意圖,翻閱帶教法官在最高院的判決文書匯編等等。
但事實上想去最高院實習的種子早在大二那年就已經深深埋入心中,那年進京比賽,有最高院的法官作為評委,高屋建瓴的點評讓我受益匪淺。從大二到研二,在這四年當中,去最高院實習這個聽上去就很遙不可及的夢一直照亮著我前行的道路。每每倦怠,我都會寬慰自己說,守得雲開見月明。
在向導師郭華春教授表達了自己想要嘗試最高院實習的想法後,他也鼓勵我在安排好課業的前提下積極嘗試,並且引薦同樣有最高院實習經歷的師兄為我指明準備的方向。
在面試的選拔環節中,我沉著冷靜,全方面多角度地展現自己,最終通過了學校的選拔。而在最高院的三分鐘自我介紹視頻呈現環節,憑借著自己在本科期間擔任校主持隊隊長,舉辦過多次大型校級活動以及參加過多次演講辯論的經驗,對自己進行了“包裝升級”,最終“守得雲開見月明”,拿到了最高院實習的入場券。
拿到最高院的入場券,無疑是萬分幸運的。因為在最高院可以近距離觀察法官們的辦案過程,翻閱卷宗,並且有機會參與到復雜疑難案件的具體討論過程中;可以直面法治改革的前沿問題,和製定司法解釋的作者們對話;可以旁聽法官們深入探討中國未來法治的發展路徑,深切體悟法治一線工作中法治改革的艱辛歷程;也可以站在這樣的平臺上更好地實現從象牙塔到現實的轉變。
展望未來,如果被分配至司法行政杏盛工作,希望自己能夠掌握籌辦重大會議、處理接訪工作的能力;擁有草擬規範性法律文件、調研報告的實力;提高撰寫新聞稿件、白皮書、函文等稿件的功底。如果被分配至審判業務杏盛工作,希望自己能夠通過撰寫案件審查報告和訊問提綱,旁聽提訊與庭審,撰寫判決書、裁定書,精進自己的業務水平。在具體事實的梳理上更加簡明扼要,具有邏輯性。分析法律問題時能夠更加嚴密、詳盡和周全。但是無論被分配到何種崗位,我都希望可以通過這次寶貴的實習機會,向前輩們學習,進一步堅定對法治的信仰,提高政治覺悟,增加對國情現實的了解,鍛煉法治思維和實踐能力,系好未來的“第一顆扣子”。
打鐵還需自身硬,無需揚鞭自由蹄。希望今後的自己不斷學習,不斷求索,虛心向學;保持“守得雲開見月明”的樂觀心態和堅定意誌;嚴格遵守各項製度規章,腳踏實地,認真工作,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在成長的日子裏發芽,紮根,穩穩接住前輩們遞來的法治發展的接力棒。